文章详情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阅读: 39次 发表于:2023-02-20 10:55

转眼间,2019年已走过十多天。

河北省各高校也陆续放假,

进入漫长而温馨假期生活,

但是有这样一批学生,

还依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他们就是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

大三顶岗支教的同学们!

每年的大三上学期汇华学院的同学们都要进行一次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工作。大部分会被分配到省内的县、乡一级的学校。

有这样21名同学,他们自愿申请到新疆的和静县进行顶岗支教工作。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天未亮的和静县)

石家庄到北京,

北京到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到焉耆,

焉耆再到和静县四次转车,

54小时的车程,

远离家乡,他们内心没有过多的忐忑

路上更多的是激动,

还有对在那里教学的设想。

到达以后,

同学们分别被派送到了和静高中、和静一中、

和静二中、和静三中以及和静五中

进行正式的教育工作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和静县支教老师和同学们谈心)

因为新疆跟河北是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差

刚到的时候不太习惯,

包括饮食方面也要慢慢适应,

但是任务是艰巨的,来不及矫情

到学校还没一周的时间

他们已经真正站在讲台上独立承担课程了

一边当学生一边当老师

那段时间,他们感觉自己成长的特别快

来自学生的祝福,想读给天堂的爷爷听

杨晨同学是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

说到这次支教,已经返程了的她,

仍然充满了难忘的回忆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杨晨在课堂上辅导学生)

说起一次突发事件,她还是记忆犹新

有天晚课停电,突然一片漆黑

同学们有些恐慌,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事件的她

还是要镇定

她让学生先去超市买了蜡烛

然后询问了本校有经验的老师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记得之前自己上学的时候遇到停电,

一般会安全解散,

但在这儿要继续上课”杨晨说

因为同时要负责几个班,

她会很担心学生会出现什么状况

所以整个晚上她都在几个班来回转

“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更多的是责任感,

也真正体味到了一个老师的伟大”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半年没回到家里看一看

杨晨坦言也经常想家,

不过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

从来没有流过眼泪或者抱怨过。

因为她感觉在这儿很有意义......

当有一天当在电话里妈妈说到

爷爷去世的消息的时候,

而自己却没能回去,

她再也抑制不住......

“在去世前两天,爷爷老家来了几个亲戚来看我爷爷,我在视频里看了看爷爷,我问他还认得我么,他看着手机也说不出话,我让他动一下,但是动不了,当时再也忍不住就哭了”

每每回忆到这些,杨晨都会感觉到一阵酸楚。她说,那一次的视频通话,竟然是永远的诀别,杨晨把那次跟爷爷的通话称为“庆幸”。庆幸在爷爷去世之前,还能见他最后一面。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有段时间,

杨晨经常在办公室呆在凌晨以后,

总会感觉爷爷还在。

“遗憾是有的,但是我想也是一种财富”杨晨说。

谈到这些的时候,

杨晨表现地很坚强。

她说,

妈妈和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自己,

没有让自己回家,

也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学校的工作,

回忆这次历练,

她更加深刻地体味到了教师的内涵,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在和静高中半年

她没有耽误过同学们一节课,

回来之后,

杨晨向记者展示了学生送给自己的寄语,

想读给爷爷听。

她感觉到,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问到今后的职业方向,

杨晨没有任何思索地说,

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在和静高中的半年经历,

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杨晨讲课照片)

而每一名去和静的同学们

都表示他们很珍惜这次机会

对他们来说这是历练,更是成长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冬至包饺子

再忙,也要给他们温暖

“梦嫣,现在有时间吗我想采访你一下。”

“不好意思,我晚上有晚课。”

“那好吧,你吃饭了吗?”

“没时间了。”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张梦嫣同学是一名大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本次顶岗支教她被分到了保定市涞源县职业中学。记者联系到她时,她正要赶着去班里看晚自习,事后我们大致了解了周三下午她的时间分配:上午第一节课上课,第二节课看试卷,第三、四节课看试卷,放学后带学生去买药,然后直接开始了四节课的晚自习历程。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争分夺秒讲课)

这些工作在她看来,

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儿了

在这里令她感触最深的一件事

是学校组织过一次困难学生的家访活动

当她看到这些学生的家庭不太富裕,

她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她应该做些什么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不久就要过元旦了,

虽然工作压力还是比较繁重,

但是几名支教老师为学生们买来了零食、饮料

编排了节目,

让他们在学校也能过一个精彩的节日,

感受到温暖。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精心组织的元旦晚会)

张梦嫣说,

对学生们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他们好好学习,

考上好的大学。

虽然半年时光是短暂的,

但她们却有了长期努力奋斗的目标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保定支教分队)

“父亲需要守护,

但我没有放弃数学课”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郭逾博同学

被分配到了邯郸市磁县一中支教,

本身老家也在磁县的他,

刚到磁县一中,

便立即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作为数学教师的他,

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实习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相对更加复杂,

他几乎每天五点多就要起床,

但是也乐此不疲。

他也体味到了教师的乐趣,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郭逾博在上课)

去到磁县一中一个月左右,

不幸的事却降临在他的头上,

有天郭逾博父亲说他身体不舒服,

到医院检查之后,

当时在磁县人民医院初步检查说是肝癌晚期。

母亲的沮丧,父亲的重病

令他措手不及。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课后辅导学生)

说到此处,

记者电话中能听到郭逾博颤抖的声音

“父亲需要守护,不得不推掉了班主任工作,

但是我没有放弃数学课”

郭逾博说不想耽误同学们太多,

也不想让同学们和同事知道,

只能偷偷的掉眼泪,

默默承受。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支教老师在开家长会)

在磁县一中,

他们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按照规定磁县一中的学生们1月18号

就可以结束支教返回学校了。

但是他们主动申请了留到27号,

跟同学们一起放假。

目前,他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汇华学院正门)

在采访的时候,

保定的驻县王伟锋老师说过一句话,

记者印象深刻:

支教老师正在接受成长的磨炼,

他们的事迹不应该被埋没。

小编感同身受,

青葱岁月的他们在这次支教过程中

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站上讲台

第一次监考,

第一次真正独立承担教师的所有任务。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不久前的他们还是老师眼中的学生,

这次支教的经历让他们丰满羽翼。

在这次支教中,

我们更看到了一批有理想、

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奋斗、

立志成师的精神,

令我们为之动容。

连续13年河北这所大学的14000名学生做了同一件事情

而这种去县乡级顶岗支教的形式,

真正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

使他们通向教师岗位的道路上更向前了一步。

每一位在支教中拼搏过、

奋斗过的人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顶岗支教工作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顶岗支教工作依托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工程,由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指导中心统一管理。河北师范大学以顶岗实习为抓手,通过搭建UGS(大学、政府、中小学)协同发展平台、建立教改实验基地、成立“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共同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路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河北省基础教育发展,已建立20个教育协同发展基地、350个顶岗实习支教基地。

2006年至今,汇华学院完成15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共有14个专业的14000余名学生,在6000余所中小学开展教育实习,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和社会影响。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2016级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物理、英语、中文、历史、政治、美术、音乐、学前教育12个师范专业1243名同学正在参加第二十七期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实习支教范围覆盖全省11个地市70多个县(市、区)以及北京房山区、天津北辰区、新疆巴音郭楞蒙族自治州在内的270多所市县及以下基层中学。

为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点zan!

来源: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焕东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