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乒乓球比赛球和练习球的区别和关系以及个人认为怎么有效过渡

阅读: 81次 发表于:2023-01-10 17:57

业余球友一般有一个特点,或者说层次划定,练习球打的好的,比赛球不怎么样,比赛球打的好的,往往还不怎么打练习球。或者说,练习球和比赛球的结果很可能两个表现区别比较大。

个人说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打球的目的与实现。

我这里针对的是绝大多数业余球友,受限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很容易出现以上说的两极分化现象,原因有几个,

一,性格——打球的目的

二,能力——主要指身体能力

三,追求的层次

前面两个很容易理解,第三个,追求的层次,指的是是否愿意通过细致分化的阶段,进行分段进步!这个需要耐心细心和钻心。一些喜欢打练习球的,不太愿意接受更高强度,更大冲击,更多不可测,所以一到需要比赛验证完整技战术能力水平时就手不到脚不到,一些比赛虎虎生风,练习球却定不住点定不住线定不住力量速度节奏,耐不住寂寞,少了从雷同的枯燥繁复练习中细致咀嚼品味体会球理的深度和高度,注定也一样达不到一定高度的。

让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两种模式想做到好,需要的是哪些能力和心态,由此我们就能知道他们同样是打球,却完全打的不是一个东西!

业余绝大多数单球,多球不作讨论。

练习球的要求,基本要求——打活,打连续,定得住点,线,速度,力量,节奏,

比赛球的要求,核心追求——打死!!!

两者有核心基础截然不同的反差诉求,一般来讲,打活向打死过渡较之打死向打活过渡容易。

因为个人性格,不太推崇过分注重比赛提高而较忽略扎实的各项基本功练习的风格,所以,我们着重讨论怎么从练习球过渡到比赛球。

首先,个人的观点是,无论什么层次,业务还是专业,娱乐还是比赛,练习球都必须打,而且随着水平和自我要求的层次提升,练习球也需要不断深入细致和加强针对性。

比如,初级球友,应该至少能配合球友打大致的固定点、线、力、速,这样一个可以加强手感,二个可以增加打球的快乐体验,入门乒乓最让人无语的,就是一场打球下来,捡球七八分,打球两三分,那何来体验?

再比如,普通上旋球,正反手都能有基本多回合中等力量的相持能力了,我们必须开始接触和学习掌握普通下旋球的应对,这一点又是大多数业余球友非常不削一顾的环节。个人认为,上旋球打的节奏力量动作,下旋是细致体会乒乓的旋转,控制,并开始从技术层面进入战术层面,下旋无论是处理好的精度要求和思路要求,是高于普通上旋球的。只有认真体会下旋包括各种比例的侧下组合球的应对,才会真正理解乒乓这个对旋转极度苛求的运动的核心球理。

再往后,有了以上两种能力,我们可以适当接触发球和接发球了。这个阶段,对于技术和战术的划分又到了新的比例层次,更强调战术性和针对性!!!!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发球就是搞死对方的第一刀,而接发就是怎么接化发,合格的发接发是充满着欺骗,诱导,圈套,威胁,恐吓,偷袭等零和游戏特点的,而这一点的心理特点,也是让很多“练习球爱好者”止步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要探讨练习有效过渡到比赛球,我们第一个要改变的思维就是,如何运用前面所有掌握的技术能力,把球打死,或往怎么打死的路上走。

这里,结合以前文章——窗口期理论,主被动理论,做一个简单的定义,比赛争夺的就是己方更多准备的上升期以及高点期的机会!因为上升期能缩短对方反应调整时间,高点期能尽可能提速的前提下,还能尽可能多的增加去球力量,这两点是有效攻击的最核心要素。在这个思路指导的前提是,无论处于主被动,无论应对哪个击球时机,我们处理球的战术指导都是尽量让对手更晚的获得击球时机!

举例子,长短拉扯,左右调动,快慢变化,最高级的是真假旋转,这些都是从物理空间到心理上的延长对手移动、确认、准备直到回球的窗口时间的具体方法,而这些的极度简化的描述,就是让对方尽可能晚得到达击球点,而我方获得更充裕的下一板窗口时间,从而形成主被动关系。

让我们回头捋一下,合格的练习球,让我们知道应对各种旋转,各种击球时机,知道哪些情况下适合哪种方式的加力,只有越扎实的具备这些能力和意识,球才具备合理性。过渡到比赛球,就是结合技术能力和认识,增加战术意图,争夺更早更高的击球时机,把球打死。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