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小球大乾坤他曾是中国乒乓108将之一海外兵团主席一生不离国球

阅读: 47次 发表于:2022-12-19 19:29

喜爱和关心乒乓球的老人们总是难以忘怀上世纪六十年代让人津津乐道的乒坛“108将”。

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变成了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有的甚至已经仙逝。但“108将”中至今仍有一位老人,拍不离手,在国际宿将乒乓球赛场上常能见到他挥拍流汗的身影,与众多的草根选手一起享受快乐乒乓。

他就是当年“108将”中很有口碑的“幕后英雄”李光祖,今年已有79岁高龄。初夏炎热的广州,在老人亲口唱起的一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声中,开始了他乒乓往事的诉说。

图说:李光祖出席中国乒乓球运动50周年纪念活动 资料图

只身回国

李光祖出生在印尼一个颇为殷实的华人家庭。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他,中国是全家的血脉之根所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热爱我的祖国”。

因为母亲的爱好,从6岁起,李光祖就开始了乒乓球之路。打了没多久,就渐渐崭露头角。1957年,在印尼的全国比赛中,他拿了男子组冠军。

按照常规的发展,李光祖应该在印尼继承家业,而乒乓也或许能成为他在印尼当地成名立身的资本。但一切,都在1959年发生了转折。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中国选手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印尼的华文报纸上看到报道,让李光祖内心激动澎湃——中国乒乓球运动取得的成绩让他格外自豪,自己与容国团类似的出身背景也让李光祖有了奋斗目标,“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希望能回到中国为国效力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

1960年的春天,李光祖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一人回到了从未涉足的祖国。步下飞机那刻,他的耳边传来《歌唱祖国》的歌声,体育报效祖国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他记得自己刹那间红了眼眶,“那一瞬,感觉就好像找到了内心的归属。”

图说:李光祖是108将成员之一,与徐寅生等结下深厚友谊 资料图

108将集结

1960年7月,国家体委举全国之力,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集训区选调了包括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邱钟惠等108位“梁山好汉”备战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作为“海外军团”的代表之一,李光祖也在名单之中。

尽管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但李光祖依然记得自己入选中国国家队那刻的心情——获悉消息后,他拉着同样也属于“海外军团”的容国团横跨大半个北京城,跑到天安门前拍了张照。“这恐怕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镜头了。”

李光祖是中国队中鲜有的横拍防守型打法选手,在国家队二队时,队里就让他模仿乒乓强国匈牙利选手的打法,帮助主力队员当陪练。“那时候国家遇到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持中国乒乓球队,真的很受感动,我也一心想着自己的祖国,祖国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 始终怀揣着一股爱国热忱,也因此,即使是担当国乒队的幕后英雄,充当绿叶,他依然毫无怨言。

李光祖还记得,当初队里找陪练,一开始是让自己陪男队员训练。临近大赛,国家队进行混合训练,需要找男选手模仿对手与女队打。没有丝毫尴尬扭捏,“一提出要求,我立即就举手报名了。”

从“108将”走出来的中国乒乓球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不负国人重托,一举夺得了男团和男、女单打三项世界冠军。从此,中国乒乓球运动步入了至今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的征程。

图说:1961年,国乒队受到了刘少奇、贺龙的接见 资料图

上海情结

与记者见面,李光祖冒出的第一句竟然是“侬好!”曾在上海生活多年,对于上海,其实他并不陌生。

上海,曾是给予他梦想启迪的地方。年轻时代,李光祖最爱的一部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女篮五号》。正是这部电影,给了李光祖最初以体育报效祖国的念头。

上海曾见证了李光祖职业乒乓生涯的起步,回国之初,李光祖最先加入的是在上海集结的国家青年集训队。他回忆,当初在青年集训队,每天都很开心。唯一犯愁的是耐力跑,“最怕每天的15公里耐力跑,一旦掉队,就会迷路,连宿舍都回不去了!”

也是在上海,李光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乒乓好友,在徐寅生、李富荣等人的潜移默化下,李光祖竟然学会了一口上海话,至今到上海交流毫无障碍。

李光祖与上海的缘分,还有一个主要维系就是红双喜。

进国家队没多久,李光祖就用上了红双喜的产品。而在李光祖印象中,红双喜在世界范围成为爆款抢手货,正是在中国乒乓球成绩急速提高之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李光祖出国参加比赛,不少外国运动员看到庄则栋、李富荣高超的球技,都对他们手中红双喜的球拍心生向往。因为沟通无障碍,他们就来问李光祖讨要中国球拍。

从小家中就开百货公司,家族遗传的经商天赋让李光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通过徐寅生推荐,与中国乒协沟通联系后,李光祖成为了第一位红双喜产品的海外分销商。“第一代推广海外的产品就是大名鼎鼎的PF4。”

图说:2017年,李光祖仍率队去日本参加亚太宿将乒乓球赛 网络图

保持年轻

广州东站,人潮汹涌。从香港到广州的动车靠站,出站的人潮中,李光祖一身干练运动服,背着大大双肩背包,很是醒目。声音洪亮,红光满面,如果不是早知道,眼前的老人怎么都不像即将迈入耄耋之年。

一周五六次乒乓训练,一次2小时以上,李光祖说,自己保持年轻的秘密就是乒乓。

尽管上世纪70年代初就搬去了香港,但李光祖始终不曾放下乒乓运动。当选手参加比赛、当教练在香港俱乐部教球,1995年天津世乒赛时,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看到带队来华参赛的李光祖,就笑着称他是乒乓球运动的“海外兵团主席”。

回忆往昔,李光祖坦言,和如今大家对“海外军团”的感觉不同,当年带着一腔热诚回国的诸多华侨乒乓选手都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采访中,他多次感慨:“我这一辈离不开乒乓球,乒乓球和我有缘分。”(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