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漫谈乒乓21乒乓球最佳组合拳莫过于控防反三步曲

阅读: 51次 发表于:2022-12-18 09:00

乒乓球控、防、反三步曲

乒乓球最佳组合拳,莫过于控、防、反三步曲。三者‬串起来就是组合拳的经典搭配,集乒乓球技战术于一体。

当发球、接发球没有把握抢攻时,实战就转入了控制、防守、反攻的相持对抗阶段。在这场相持对抗中,控、防、反是一个体系作战而不是单一的孤军奋战。在实战比赛中,各种技战术运用而生,控、防、反就是这场实战中阻击战、游击战、阵地战、歼灭战的大组合、大会师。双方对手都会展现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抢夺最后的胜局,成为胜利者。谁掌握和运用好乒乓球控、防、反三步曲的技战术,谁将成为民间乒坛上的一位武侠宿将不会太远了。在相持中如何做到有效控制、积极防守、主动反攻是这期漫谈乒乓的主要话题。

第一步:有效控制。

乒乓球的控制与反控制就是比赛双方互相制约,控制对手的优势发挥,使其落点、旋转和技巧、变化让对手回球十分别扭和难受,给对手制造进攻的重重困难,甚至没法子起板。

有效控制可分为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前期“漫谈乒乓16和17”对此分别作了专题论述,这期为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作个简述)。

其一,控制的基本技术。

虽然基本的单项技术看起来简单、易学,但在实战中要用好、用精还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真正掌握还得下一番功夫。

1、摆短。当球刚刚跳起来就立马出手,左右侧,短距离、轻摩擦、低弧线、巧落点,力争摆得又短又低又拐,主要是控制住对手的抢攻。关键在于多用左侧摆或右侧摆,避免平摆时拍子的前端朝上运动,导致球过高或出台,被对方占据先机抢攻。

2、推挡。推挡技术在民间业余选手中使用较多。推挡时,先直推后马上变为侧切推,球性由不转或上旋变成了侧下旋,球性的突然改变使对手一时难以驾驭,这样变化效果会更好。推挡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板型的角度与方向要和相对应的落点一致。

3、拉球。拉球是一项比较高级的技术,也是主动得分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半出台的下旋球以小提拉、高吊加转弧圈为主;对于出台球以前冲弧圈为主。拉球的关键要把握好五点:重心调节,沉肩、蹬腿、转腰;板型调节,下旋要立,上旋要扑,弧圈要扣;摩擦调节,下旋加摩擦,上旋摩擦大于撞击,不转撞击大于摩擦,弧圈要薄、主动发力;距离调节,球和拍的距离要长,人和台的距离约50厘米;位置调节,拉球时击球点的理想位置必须保持在右前方。

4、撩球。如果来球到反手位的下旋球不便侧身抢拉时,就用反手撩起来,把下旋变成上旋主动打相持,其落点空当、追身、左大角,让对手不便发力。反手撩球技术主要是针对直拍业余选手而言的,如果直拍选手没有横打和拧球技术,一味地去摆短和搓长,就很容易被对手率先抢攻,而反手撩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它类似于正手先把球拉起来再相持,或者称之为直拍反手拉球。

5、左右侧拐。左右侧拐技术其杀伤力较大,要善用会用。使用中以左右侧拐上旋长球和左右侧拐下旋短球为主,左右侧拐球的落点开、角度大,对手奔跑起来比较吃力,容易失去重心,处入十分被动的状态。

乒乓球单项技术的种类较多,仅以上述常用的5种为引导式解述,其它单项技术根据自身的打法特点灵活掌握,合理使用。

在控制中单项技术的使用要创造更多机会为进攻为主的抢拉、快攻服务,在辅攻中每个单项技术要突出本身的特性,即摆要短、低;搓要长、转;拱要冲、顶;推要急、快;撩要稳、准;挑要巧;磕要沉;刮要飘;撇要拐,所有的落点尽量刁钻,要么让对手回球难受,要么调动对手失去重心平衡,这样对手容易回球过高,抢攻的机会就来了。

其二、控制的组合技术。

乒乓球的组合技术是在单项技术的基础上运用而生的,它是由多个单项技术相互组合而成。有效控制就是要备有多种组合拳,在比赛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是长短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以短和长调动对手进退失衡。具体使用来说,当对手站位于中远台就发近网短球或加转快摆短近网三点,紧接着挑打、搓长或托拱底线三点;当对手站位于近台就发长球或搓长、劈长,把对手撑开,紧接着变短。这样一短一长,一长一短,让对手进退维谷。

二是左右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让对手顾左失右、顾右失左。先有意拉一板长球到左边大角(左侧旋),待回球后迅速抢攻到右边大角(右侧旋),先把人调到左边去,再把球打到右边去,让对手顾左失右;或者用左撩右攻的套路把球撩到左边大角,再右攻到对方右边大角;或者发长球到左边大角,再把球打到右边大角。这三种的打法就是调左压右,调右压左如此类推。如果调左压右再变左(中)、调右压左再变右(中),那收效就会更好。

三是中角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盯中间,打两边。一盯,控制中路,摆中、搓中、拉中,伺机下手打两角;或压中打中,即摆中、搓中、拉中,打中,再打两角。二盯,当对手站在中线近台时,突然给中路一个急冲长球,顶住对手使其来不及侧身,连续打角,效果也会很好。控制锁定在中路,进攻才去打两边。

四是下上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把下旋球变成上旋球后主动进攻或相持。将台内低弧线下旋球釆用拱、挑或用反面长胶把下旋球转换成上旋球;出台、半出台球就左撩右拉,在这两种情况下,对方回过来的球也会是上旋或不转,这时可直接拍打或侧身进攻。这种由下变上的套路就是前一板为后一板进攻作准备的典型范例。

五是点面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以落点变化来牵着对方的鼻子走。除了打好习惯性的落点外,应侧重于7个基本落点,即从反手位撩、搓、拱、推到对方左区边线中点和左区底线中点,从正手位挑、拉到对方右区边线中点和右区底线中点,还有两个小三角和中路近网 ,其中左右区边线中间点几乎是对方的致命点。

相持中,多打对方难受的弱点。具体来说,一是追身球的落点(特别是中路追身球的落点更加有效);二是打到对手弱势区的落点(如中路、左右区边线中点);三是调动对手移动起来失去控制的落点(比如空当);四是对手站在中远台摆到近台的落点,对手站位偏左拉到右边的落点,如此类推。给对手难受的落点容易出机会球,也容易使对手因别扭而导致失误增多。

六是内外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避强打弱,抓住对方的弱点纠缠不放。一种是擅长打台内球的对手,靠在台前打得呱呱叫,一旦用长球、冲球伺候就毫无抵抗力,对这种对手就多打台外长球,发长、搓长、劈长、拉长,以长克短;另一种是擅‬长‬打台外球的对手,左来左打,右来右拉,弧圈拉的顶呱呱,可是,一打台内短球就立马变了另一个人似的,摆过高、搓出台、拍下网,对这种对手就多打台内短球。业余选手中多见于打长球的远多于打短球的,如果多打台内短球,如发短、摆短,再配合一短一长的组合技术,就能抑制对手的长处,对手就会不适应而败下阵来。

七是转不转组合。

战术的指导思想是用不转球迷惑对手,不论是搓还是拉都容易造成回球过高甚至失误。一是在发球环节上,可视情况用同一动作发转或不转球,交替使用,造成接发球失误;二是在相持环节上,搓过去的球是转球,撞、顶过去的球是不转球,可交替变换,让对手连续拉球时因突然改变了球性而误判造成出界或下网。

组合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七种,根据不同选手的打法习惯和特点也可以自行组合为适合自已打法的技战术。不论那种组合技术的运用都要体现出一个“变”字,变则活,不变则亡,墨守陈规的打法只能在比赛中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针对不同类型的对手使用不同的组合和套路,对付同一对手也要备有几种套路,那个套路效果好就使出那个。

第二步:积极防守。

相持中,只要不是进攻就是防守,没有防守则将一事无成,防守牢固就有可能攻防转换,甚至可以中止对手的进攻,可见防守有何等的重要。如何积极防守应从以下几点去把握:

1、提前预判。只要对手有引拍进攻的动作,不论是使用正手,还是使用反手,他的动作都会通过手、臂、身体及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这时就要快速预判,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判断攻球的线路、落点、旋转,常见的进攻方式有快攻、弧圈、挑打,此时应立即后退到中台合适的位置防守或打回头。

2、积极迎战。相持中别指望对手进攻失误而得分,采取消极抵抗的态,这种想法和态度必须摒弃。一旦对手抢先进攻,不要被气势所吓倒而退缩,要镇定自如,豪情满怀,积极迎战。即使输了球、输了技术,也不要输掉志气。

3、封住第一板。当预判对手要进攻时,迅速抢到位,对好点,右手快带、快勾、快挡、快攻斜直线,左手撩起、回挡空位,最大限度地封住对手第一板的进攻,这样才会有机会在相持中化解被动挨打的局面,赢回主动权。

在“敌”攻我防的对抗中,把控好力度和节奏,以稳为主,稳中求变。对方加力我减力,对方减力我加力,加减恰当,留有余地;对方快我则慢,对方慢我则快,快慢结合,拿捏准确。

第三步:主动反攻。

前面讲过的控制、防守的技战术理顺了之后,主动反攻就顺理成章了,这只是对抗结束前的收尾之战,就是在控制中转反攻,在防守中转反攻。所以控制、防守、反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三位一体,三者互为犄角之势。一旦反攻机会出来,决不犹豫和含糊,立马抢先上手反攻。反攻的方式有:高于网的台上球就反手击、正手拍;低于网的台下球就反手撩、正手拉;在连续反攻中,如果对手放高球两板还打不死的情况下,就立即改变反攻的打法,一是向左滑板,二是向右侧拐,三是向中劈砍,那一个打法顺手就釆用那一个。

不要忘记在控制、防守中最好的控制、防守就是反攻。反攻是收尾之战,胜利之战。

综上所述,这就是相持中控、防、反三步曲。实质上就是掌握节奏,有效控制;稳住阵脚,积极防守;毫不犹豫,主动反攻,就是在控制、防守中转进攻。在“控、防、反”三步曲中,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稳中求胜。掌握和运用好三步曲技术是相持中的重中之重,抓住了纲,就抓住了相持的主动权。

以上是我打球的个人体会,敬请阅读的朋友提出意见、纠正错误,本人表示由衷的感谢[祈祷][作揖]

作者:乐在乒乓Lsl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