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总结世乒赛经验着眼成都乒乓新天地

阅读: 62次 发表于:2022-12-15 18:01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乒乓盛宴,得到了国际乒联、参赛各方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为了更好地将办赛的成功经验和奋斗拼搏精神转化为拼经济抓发展的强劲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成都世乒赛总结座谈会精神,参与成都世乒赛申办筹办和保障国家乒乓球队备战参赛工作总结座谈会今日在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学校举行。

连续办赛为精彩世乒赛蓄力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成都市历来重视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沉淀了深厚的乒乓球文化和群众基础。近年来,依托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学校(简称市乒校),成都乒乓在国际重大赛事引进和执行,自主品牌赛事打造,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乒乓球国际交流培训,全民健身赛事组织以及体育产业发展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精彩呈现也正是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引领下多年蓄力的必然结果。

从2014年开始,成都市连续4年成功举办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并且在2016年度击败众多竞争城市,获得国际乒联颁发的“最佳赛区”殊荣。国际乒联男子、女子世界杯以及“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的持续举办,让成都获得国际乒联认可与赞扬的同时,也为成都最终获得世乒赛的举办权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各项世界赛事的举办,也为市乒校锻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办赛团队。

专业团队留下动人成都故事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之所以能够成为“载入史册”,除了在全球疫情之下艰难成功办赛之外,也是因为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整个办赛团队在各个环节中均呈现了精彩。市乒校从申办、前期筹办一直到赛事举办,全程参与了本届世乒赛,他们的工作人员也分散在世乒赛组委会的各个部门,承担着重要角色,也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一幕幕“动人的成都故事。

付军和王桦这对“夫妻档”都是市乒校的工作人员,这次成都世乒赛两人双双进入闭环,分别在竞赛运行团队和酒店专班工作,由于工作分工不同,所住酒店也不同,20多天夫妻两人都没能见面,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能够一起见证了成都世乒赛的成功,两人回想起来也觉得格外幸福。在高新体育中心综合馆内每年忙碌的还有市乒校的场工张文华,在场馆布置方面他拥有丰富的经验,也是国乒认证的“馆家”。世乒赛开始前,张文华及其团队在赛场内连续奋战了28个小时,确保高新体育中心在开幕当天“最完美”的展现在世界面前。

精细服务为国乒夺冠保驾护航

中国乒乓球队在成都第22次捧起了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荣耀世界。中国队教练和队员在赛后纷纷对成都为他们寄予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点赞,队长马龙也再次表示,“成都就是国乒的福地。”

从8月中旬开始,国乒就抵达成都开始为世乒赛进行封闭集训,期间也组织了队内选拔赛以确定参赛阵容。市乒校作为国乒训练基地,多年来一直为国乒封闭训练提供保障,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次国乒在成都是主场作战,成都市乒校更感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马虎。在国乒来到成都之前,基地就对训练馆以及住宿房间内的所有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并且确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为国乒解决问题,力求从细节上做到最好。在世乒赛比赛期间,市乒校校长陆世义也带领保障团队进入闭环,从各个方面为国乒保驾护航。

着眼长远实现赛事综合效应

成都世乒赛团体落下帷幕,成都乒乓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成都世乒赛,成都的办赛团队得到锻炼与提高,在今日的经验座谈会上,组委会各个部门也都对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成都乒乓已经成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一块闪亮名片。据了解,市乒校着眼长远,与市乒协携手制定了非常细致的乒乓球全民健身活动计划,接下来将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地健身服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传承乒乓球文化、挖掘乒乓球产业潜力、引进举办高水平赛事方面也都已经谋篇布局,力争更好地将办赛成果转化为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的强劲动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浩 实习记者 泽登旺姆 图片 陈浩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