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精英乒乓网套胶黏与涩了解知多少

阅读: 62次 发表于:2022-12-15 02:27

黏套涩套,有何不同?

黏性套胶

一般以国产红双喜狂飚、天极系列为主要代表。

胶面带黏性,弹性速度不如涩套,但依靠粘,轻轻吃住球就能产生强旋转。

黏性套胶由于胶皮和海绵偏硬,往往只能形变三分之二甚至更少。

所以利用胶皮粘性,加强停球时间,借助海绵与底板的力量产生向前力。

涩性胶套

与黏套相反,涩性套胶主要以德系、日系套胶为主要代表。

胶皮不粘,弹性好、速度快,咬球的方式讲究将球吃进胶皮、海绵,旋转才会足够。

涩套的胶皮海绵容易被来球造成形变,借助底板的力量产生向前力。

中国打法,适合粘

从技术角度来讲,中国人的正反手技术特点是由近台快攻发展而来,击打撞击多过摩擦,所以对姿势和击球精准度的要求很高。

从开始学习时就讲究动作姿势的标准度和基本功扎实程度,从启蒙时期就培养少儿按固定姿势练习摆臂,要求近乎苛刻。

因此中国运动员多习惯运用身体力量带动大臂和前臂挥拍击球,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力量上的欠缺,又使得保险度得到加强。

所以中国运动员的发力习惯是先撞击后摩擦,套胶接触来球的一瞬间,海绵不完全形变。

要想加强旋转和速度,就要求胶皮表面具有黏性,击球发力的同时尽可能使球更多地停留。

从而给身体更多的时间来协调发力以及摩擦,让动作完整度和发力程度达到极限。

而涩性套胶胶皮表面没有黏性,且海绵弹性本身很大。

中国运动员使用它进行正手击球发力时,撞击的效果会使得海绵产生巨大形变和快速的回弹,没有时间给运动员充分挥拍。

加上整个身体和大臂前臂的大力挥拍,结果使得击球力量过大,出现失误。

另外当发力不够充分时,球陷入得不够深,借助不到胶皮表面黏性的支持,就会产生下网。

所以只有黏性套胶和硬海绵的搭配,才是最契合亚洲运动员技术特点的。

欧式打法,适合涩

欧洲运动员在弧圈技术的影响下,正手技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撞击变为摩擦,前臂和手腕的运用变得多了起来。

虽然欧洲人本身力量较好,但不够灵活,不需要借助身体发力。

使得整体挥拍动作幅度开始变小,以身体和大臂配合手腕发力为中心,越来越多地追求击球瞬间的摩擦和发力。

欧洲运动员从开始启蒙的时候就比较注重手腕的摩擦练习,并且对于动作和姿势的标准程度有不同的理解。

涩性套胶的击球方式讲究将球“吃”进胶皮以及海绵深处,旋转质量才足够。

因此德系、日系海绵胶皮往往较软,并且没有黏性,海绵发孔也较大,不会阻碍通透性,当发力摩擦触球的瞬间,能有较为彻底的形变。

从挥拍击球的习惯性角度来考虑,欧洲人设计的胶皮颗粒较大,海绵通透性很好,摩擦发力后能够借助底板的力量使球向前。

适合摩擦弧圈球,声音相比国产黏套更清脆,容易制造高的弧线和较快的速度。

进入大球、40+时代,也涌现出大量“中西合璧”的“进口黏性”套胶。

运营人员:Hogo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