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阅读: 95次 发表于:2022-12-10 09:45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2016年10月8日,雄踞毕节百花山头多年的毕节一小又更上层楼,搬迁到古城西北角之张家坡顶。久慕其名的我循梯缓上133级台阶,便进入毕节一小校区,所见所闻,果然不同凡响。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如今的毕节一小大门 (罗大富 摄)

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我先后参观了教室、阅览室等,得知藏书室内6万多册书是轮番分流于此,可谓“架上有书任你读”;法制教育厅中,善、恶、美、丑皆现,“模拟法庭”十分逼真;踏入致公党中央援建之科技馆,体验“倾斜小屋”、“万丈深渊”,光、影、电、声之魔力让人如履薄冰而又大开眼界;与德国贵州商会共建之足球场,已与世界接轨;走进860多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室,更让人震撼不已。

而今,“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最佳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及“博文、博雅、博智、博慧”的追求,正诠释着80年前“诚、敬、勤、毅”之校训。走在传统的学宫泮桥上,目睹泮池中荷花摇曳,争妍斗艳,令我漫游于毕节一小的历史长河。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今日的毕节一小泮池、泮桥(图片提供:高君儒)

毕节一小的前身为松山书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毕节知县李曜创建,书院后期由进士杨绂章任山长并主讲。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原校舍(1918年2月至1939年2月前后21年间的毕节文庙校舍全景)【图片由毕节一小 提供】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改为学堂,贵西道道员桂树荣命名“求是学堂”,杨绂章任堂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那森改设毕节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派龚定九(文爃)任堂长主持堂务。分东堂、西堂两地教学,原松山书院址称“东堂”,即现毕节二小处;原考棚址称“西堂”,即后毕节行署所在地(今盘古中心)。

民国元年(1912)二月,学堂新立名为“毕节县立模范两级小学校”。其校名乃杨绂章所定。翌年2月,杨家公馆杨绂章、杨同士、杨汉卿兄弟出资创办“毕节县私立淑范两级小学校”(女子小学)于百花山顶,校名亦由杨绂章所定,经费由杨家供给,杨同士夫人周老太君任总董,她留学归国的女儿杨和林任校长,毕节始有女子小学,实为毕节一小分校。后杨和林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成为毕节第一个女大学生,其母周老太君又兼任校长职。“模范”、“淑范”男女两小学“龙凤辉映”多年。杨和林毕业后辗转东南亚任教,后辞去苏门答腊槟榔中学校长职,1940年回毕节任校长,独生未婚,终生与教育为伴。

民国二年(1913)八月,贵西道署迁安顺,模范小学完全迁入原贵西道署,即原毕节行署大院(今盘古中心),从而结束了六年半一校两址的局面。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原校舍(1939年8月,学校迁到百花山校址)【图片由毕节一小 提供】

民国六年(1917)二月,贵西道署又由安顺迁回毕节,学校又迁入大街文庙内,即现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文庙是当时毕节最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工艺之精湛,名噪川、滇、黔三省。1940年12月4日,民国才女、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梁启超的大儿媳)来到此地曾流连忘返。

1917年7月28日,毕节学界泰斗、毕节新学旧学交替的过渡人物——杨绂章逝世,遵其遗嘱由其弟子,贵州军政府总理周素园任学校名誉校长。民国十六年(1927)三月,学校更名为“毕节县立高初两级小学校”。新校长宋伯邨对全校教师实行前所未有的大改组,新聘教员刘安甫、邹纯之在学校任乒乓球教练,此项体育运动始传入毕节。宋伯邨之后邓调元、宋上森继任校长。民国28年(1939)3月,彝族土司、黄埔军校首届毕业生杨伯瑶捐赠学校《万有文库》一套,计1586册;商绅谭祉祥赠《鲁迅全集》一套;团长王朴卿赠《儿童文学》一套。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原校舍,图为校址前景的泮池睿建桥和棂星门石牌坊(图片由毕节一小 提供)

民国十八年(1929)三月,学校易名为“毕节县立城区第一小学校”。是年八月,邹守仁任校长。时习惯称本校为“城区一小”,女小为“城区二小”,社会上称“男一小”、“女二小”。

民国十九年(1930)三月,首行以“百分制”阅卷记分,取代“甲、乙、丙、丁”评分制。

民国二十年(1931)八月,傅绍周任校长。学校奉令易名为“毕节县立城区男子小学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八月,教员肖绍斋、刘竹君创建“中国童子军毕节城区男子小学分队”。肖绍斋任分队负责人,上童子军训练课。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元月,教师秦天真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二月,傅绍周改任民众教育馆馆长,刘安甫任校长。刘安甫上任伊始,便公布“诚、敬、勤、毅”为校训。

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学校始设幼稚班,由宁起枷等任教,为毕节县内最早的幼稚班。是年,学校始有篮球运动。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文化墙(罗大富 摄)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红二、六军团来到毕节,教员肖绍斋、刘竹君等组织部分学生列队到望城坡欢迎。名誉校长周素园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校长刘安甫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秘书长,教员刘竹君出任毕节县抗日大同盟秘书,教员肖绍斋出任抗日救国会会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学校成立晨呼队,每日清晨师生沿街游行高呼抗日口号,因本校革命影响不断扩大,驻黔西的国民党九十九师来校抓走王崇素、王孟儒两位先生。刘安甫校长举行全校集会声讨,多次奔走于省城、黔西,以法律为武器争辩,最终营救出两位教师。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原毕节一小内栽植的杨槐树(图片由毕节一小提供)

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刘安甫的两位恩师贵州省督学谢孝思和著名教育家黄齐生来到毕节,黄齐生还携带孙子黄晓庄一同前来。翌日便在毕节一小进行抗日演讲,黄齐生进行《延安见闻和平民政府》的演说。谢孝思讲话中历数日本的侵略罪行,黄晓庄带领大家振臂高呼抗日口号,还教大家唱《大刀进行曲》。周素园组织一小教师熊伯泉在街上搞书法义卖募捐,熊伯泉奋笔疾书:“残暴倭奴,毁我首都;莫大国耻,誓必洗除;立马昆仑顶,精详绘战图;坚持能不易,终必胜倭奴。”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熊伯泉的书法,后用作学生习字帖(图片提供:高君儒)

民国二十八年(1939)二月,设立于百花山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与本校(城区一小)交换校址,本校迁入百花山。鉴于校舍不敷使用,增辟刘家祠堂(现水井坡)作校址半年,各年级均拨一班到此处,由刘治齐负责日常校务指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二月,学校遵县政府训令,改名“毕节县立城区第一男子小学校”,并遵令划拨居住城东的学生改读新设立的“毕节县立城区第二男子小学校”(今毕节三小)。

民国三十年(1941)一月十七日,学校教员、中共毕节县地下党县委书记王芸生被捕入狱。九月一日,奉县政府训令改称“毕节县立第一中心小学校”。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今日的毕节一小校门(罗大富 摄)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二十四日,县政府训令,学校改称“毕节县毕阳镇第一中心小学校”。

民国三十二年(1943)二月十七日,县政府批准傅绍周辞呈,委任闵世卿为校长。国民党为实施党化教育,学校发生执教人员大更换,原有的执教人员一个不留,新来的是省立毕节师范二期毕业生。

民国三十三年(1944)二月,县政府令停办女子小学,并令实行男女合校,本校始有女学生。是年,县政府训令改校名为“毕节县标准中心学校”,为贵州省九所标准学校之一。同年八月二十日,校长呈县府批准吴维鹏担任教导主任,学校始有教导主任。其间周令中、刘世达曾任过校长,自此本校招生实行“男女兼收”。

民国三十五年(1946)一月,省政府训令易名“毕节县毕阳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陈奕任校长至1949年。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今日的毕节一小博文楼(罗大富 摄)

1949年11月5日,伪县政府训令各校:因大局紧张,一律停课。11月28日,毕节县正式解放。11月30日,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接管学校,并宣布原有教师继续留用。12月初,学校将行政档案、毛瑟枪十八支移交人民政府,正式复课。启用“贵州省毕节县第一小学”方形公章。学校由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之后任炳昌、肖配芬、魏诗林相继任校长。

1959年8月,毕节专员公署行文定本校为“毕节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原有校名仍保留,内部则称“民师附小”。学校不再属于县政府领导,而属专员公署领导,毕节民师直接管理。

1961年8月起,因毕节民师被撤销,本校改由毕节专署文教局直接管理。8月12日,毕节专署行文调毕节县文教局副局长唐心学任一小校长。尔后任光华、徐勒亮、邓廷贵、王力民相继任校长。毕节专署文教局8月27日下文确定本校为毕节专区唯一的重点小学。从师范院校分配和全专区抽调一大批年轻有为教师来校任教。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今日的毕节一小(罗大富 摄)

1966年之后的十年里,因“文化大革命”,学校领导“靠边站”,学校所有档案损失殆尽。

1979年3月,周平一(贵州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园先生之女)担任校长,对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推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为毕节一小在“文化大革命”后迅速复苏创造了条件。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首届教工大会合影(图片提供:高君儒)

1983年1月,周平一校长调任毕节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兴绣继任校长。

1990年2月26日,赵兴绣退休,后由戴厚林、孙忠秀、江兴菊、樊鸿智相继担任校长。

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在京健在的老红军提出:“在长征的路上,革命老区人民对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要对老区人民有所贡献。在长征路上,有影响的地方,建几所希望小学。”因毕节一小作为“红校”而得到中央和省、地、市联合投资76万元,在校园内修建了一栋“八一希望学校”教学楼,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毕节一小题写了“八一希望学校”校牌。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又名“八一希望学校”(图片由毕节一小提供)

2012年11月至今,毕节一小由陈华担任校长。2016年10月8日,毕节一小由百花山整体搬迁到张家坡原毕节市财贸学校。

毕节一小现有教职员工140人,在校学生3699名。全体师生饱受红色文化的浸润与熏陶,生生不息传承红色圣火,紧跟新时代的步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新教育十大行动”“一校一品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教育脱贫攻坚”等强有力的措施,致力于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推动学校系统化、多元化、特色化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全省文明单位”“贵州省全民健身大赛一等奖”“贵州省阳光体育运动大会雪地足球一等奖”“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科普知识大赛优秀组织奖”“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奖项,硕果累累,喜事连连。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一小的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听课(罗大富 摄)

自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创建的松山书院至今,历324年,从学校校徽上看,毕节一小是以建“求是学堂”的1901年为建校时间,至今也有119年的历史。看见校徽和大门上由原毕节一小教师、中书协副主席申万胜将军所题的“毕节一小”校名,学校培养的一个个名流学者和后起之秀不禁呈现眼前,璨若星河:

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辛亥革命元老、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周素园,中共贵州省委原副书记(后任贵州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徐健生,贵州省原副省长秦天真,获美国凯斯里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化学科学家、1951年成为4名高教部部聘研究生导师之一的刘叔仪教授(另外3位为苏步青、华罗庚、钱伟长),原国民党第四军少将代理副军长罗谦将军,原国民党少将师长糜藕池将军,原国民党海关总署署长李炯先。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城关一小欢送徐锦节 黄慧诚 吴馨三同志留影(图片提供:高君儒)

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申万胜将军,贵州省民政厅原副厅长周美一女士,贵州省国画院原副院长李昌中,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陈敦品,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先生,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著名独唱演员阿鲁阿卓等等。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毕节县立城区第一小学校歌(图片由毕节一小提供)

他们都是从毕节一小走出去的优秀学生或教师代表,为毕节一小增光添彩,辉耀后人。

有感于毕节一小的源远流长,桃李芬芳,笔者特吟诗一首作为此文的结尾:

百年名校史悠长,继往开来育栋梁。

杨氏开基成翘楚,校园创业展辉煌。

林青斗志人人誉,培艺见识代代扬。

映日荷花齐吐艳,寻根求是小学堂。

作者简介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高君儒,男,汉族,1953年1月生于贵州毕节海子街龙滩坡。从教数十年,当过校长、主任,曾任教于小学、初中、高中、师范学校及老年大学。

领诗词学会副会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虚衔。系中华词学会会员,贵州省书协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有回忆录、诗词选集成所著《一生都付笑谈中》上、下两集由贵大出版社出版。

作 者:高君儒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罗大富拍摄

编 辑:吴 芳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黔西北记忆》栏目开篇语

黔西北记忆 ① 美丽毕节我的家

黔西北记忆②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黔西北记忆③毕节古人类的足迹

黔西北记忆④毕节的来源及建制沿革

黔西北记忆 ⑤ 水西改土归流的历史过程

黔西北记忆 ⑥ “乌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

黔西北记忆 ⑦ 革命老区黔西北

黔西北记忆 ⑧ “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

黔西北记忆⑨ 享誉全国的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

黔西北记忆 ⑩ 黔西北苗族迁徙路线图

黔西北记忆 ⑪ 黔西北苗族与蚩尤

黔西北记忆⑫黔西北苗族的传统节日

黔西北记忆⑬ 猪拱箐: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

黔西北记忆 ⑭ 毕节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

黔西北记忆 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黔西北记忆 ⑯ 毕节一中的前世今生

黔西北记忆⑰ 毕节彝学研究院

黔西北记忆⑱毕节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综述

黔西北记忆 ⑲ 毕节“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综述

黔西北记忆 ⑳ 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洪家渡

黔西北记忆 ㉑ 乌江源头在毕节

黔西北记忆 ㉒ 毕节摄影史话

黔西北记忆 ㉓ 毕节公路交通史话

黔西北记忆 ㉔ 磅礴乌蒙万里路

黔西北记忆 ㉕ 毕节飞雄机场建设始末

黔西北记忆㉖皮皮翻翻及其它方言土语

黔西北记忆㉗经典的毕节话荟萃

黔西北记忆㉘惊世骇俗的毕节兰花

黔西北记忆㉙东汉南中第一名士——傅宝

黔西北记忆㉚助诸葛亮南征有功的彝族首领“济火”

黔西北记忆㉛奢香:明初著名彝族女政治家

黔西北记忆 ㉜ 张谏: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

黔西北记忆 ㉝ 李世杰:清乾隆年间兵部尚书

黔西北记忆 ㉞ 晚清重臣丁宝桢

黔西北记忆 ㉟ 周素园:贵州辛亥革命元老

黔西北记忆㊱ 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

黔西北记忆㊲钱壮飞:中共情报工作的“龙潭三杰”之一

黔西北记忆 ㊴ 丁扬斌其人其诗

黔西北记忆 ㊵ 余达父:毕节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黔西北记忆㊶黔西北清朝著名女诗人周婉如

黔西北记忆㊷毕节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刘熙乙

黔西北记忆 ㊹ 一代宗师王之和

黔西北记忆 ㊺ 威宁籍苗族大学校长杨汉先

黔西北记忆 ㊻ 威宁籍医学博士张超伦

黔西北记忆 ㊼ 朝鲜战场上的二级战斗英雄刘兴文

黔西北记忆 ㊽ 打虎英雄罗学芳

黔西北记忆㊾品读毕节

黔西北记忆㊿七星关赋

黔西北记忆(51)七星关的来龙去脉

黔西北记忆(52) 毕节倒天河是怎么来的?

黔西北记忆(53)毕节城区40余万人的“大水缸”——倒天河水库

黔西北记忆(54)@所有毕节人,“响水轰雷”名字的由来

黔西北记忆(55)纱帽山的故事

黔西北记忆(56)倒天河上的桥

黔西北记忆(57)南关桥,老毕节城的地标建筑

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

黔西北记忆(59)那些年毕节城里人是怎样过年的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六十年前的毕节「黔西北记忆60走近三百多年历史的毕节一小」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