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之殇爱之深恨之切
#头条创作挑战赛#
提及中国足球,球迷们习惯性地摇头叹息。
网络上,嘲讽中国足球的言论不绝于耳。
“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居然找不到会踢球的11人”
“什么运动让人揪心?足球!什么运动最让人揪心?中国足球!”
“天若有情天亦老,中国足球是沧桑。”
事实上,“扶不上墙”的只有男足,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女足。
一直以来,中国男足让球迷们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中国红,代表国家参加比赛,恨是因为中国男足的不争气,恨铁不成钢。
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尽管中国男足一度令广大民众大失所望,但每当举行世界杯预选赛时,人们又忍不住守在电视机前,渴望中国男足能够成功晋级。
然而,每一次的期待,都被愤怒填满。
2018年世界杯开赛当晚,主持人白岩松调侃道:“本次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其他的基本上都去了。”
原本只是句玩笑话,听起来却无比扎心。
全体中国球迷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今年大年初一,在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中国男足给全国观众送上一份“新春大礼”,1比3输给了越南。
这是世预赛12强赛,中国队与越南队的一场比赛。
球迷们都知道,中国队晋级世界杯恐怕只有理论的可能,虽然晋级无望,但踢越南队还是很有信心的。
然而,中国男足再次刷新纪录,以1比3的战绩首次输给了越南,令全体中国球迷瞠目结舌。
输给越南是什么概念?
客观来说,中国男足输给越南球队,确实有一定“难度”。
越南男足,根本算不上什么强劲战队,在全球的排名中,接近100,而中国男足,基本上在70名徘徊。
看完这场比赛的中国球迷,脑子里只有4个字:这都能输?
比赛之前,范志毅就曾痛骂,中国男足脸都不要了,接下来怕是要输给越南。
果不其然,一语成谶。
中国男足的“迷之操作”,远不止此。
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赛中,中国男足以1比2输给了叙利亚。
要知道,叙利亚的战争持续数年,无论是足球场的数量还是踢球环境,都令人堪忧。
而且,从国际足联的排名来看,中国男足排名在第75位,叙利亚男足排在第79位。
这样的“顺风开局”,也没能夺得胜利。
只能说,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反观女足,1984年,中国第一支国家女子足球队成立。
到1986年7月,成立仅仅两年的中国女子足球,首次远征欧洲,参加了在威尼斯和托尔托纳举办的两次国际邀请赛。
首次亮相的中国女足,以一次冠军、一次季军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这支“铿锵玫瑰”的实力。
同年12月,在第六届亚洲女子足球锦标赛中,中国女足以“全部比赛不输一球”的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冠军,成功冲出亚洲,取得历史性的胜利。
自此,中国女足开创了1986、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年,女足亚洲杯七连冠。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足球赛场上,中国女足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第一次进入世界性大赛的决赛,并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就连时任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都忍不住赞叹:“这不仅是中国的荣誉,更是亚洲的荣誉。”
中国女足自成立以来,共参加14次亚洲杯,其中,8次夺冠,2次亚军,3次季军。
在参加的8次亚运会中,3次连冠,2次亚军,1次季军。
今年2月份,当中国球迷还在因为男足气愤不已时,中国女足传来消息:绝杀!
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一举击败韩国球队,时隔十六年,重新夺回亚洲杯冠军。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女足。
网络上,曾流传出一个段子:中国女足,在亚洲谁都赢不了;中国男足,在亚洲谁都赢不了。
因为男足的屡屡失利,大家纷纷调侃十四亿人中,凑不出11个踢球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足球强国都不是瞬间崛起的。
很多人一边埋怨中国男足“不争气”,同时又在封锁下一代的足球梦想。
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中提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争取提前完成建设2万所的任务,未来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达到5万所。”
然而,几年过去了,招生数量并不乐观,而且家长对于足球教育的认知也成为一种阻碍。
在父母的观念里,踢足球与应试教育相冲突,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的是篮球,而不是被人吐糟的足球。
“中国足球这么多年都没有冲出亚洲,你踢能有用吗?”
一句话,怼得哑口无言。
这些年来,足球协会有无数个“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草案”,却从来都没有坚定实施的决心。
人们对中国足球的爱恨情节就像一种枷锁,束缚着足球的发展。
正如刘建宏老师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中国足球上不去,不是一个人不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可以说是所有人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不知还要过多久,中国男孩们能够无所顾忌、自信满满的与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一起,畅聊自己的足球梦想。
我想,到了那时,中国足球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