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阅读: 34次 发表于:2022-11-27 20:56
2022年/第60篇原创作者:杨 磊

这篇文,挺有意思。4月25日,本文就写好了。写完之后,因为年代久远、涉及到很多史料,怕不够严谨,想让《乒乓世界》杂志社同仁们帮忙把关一下。

无心插柳柳成荫。杂志社恰好推出一档“乒坛史话”的栏目,说题材正好适合,可以刊发(已正式刊登于2022年6月刊)。所以,自媒体直到现在才发出来。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好饭不嫌晚,现在进入正文:

偶然间与球友聊起前国际乒联主席、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左右写的《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谈兴甚浓。聊罢还嫌不过瘾,专门从网上搜索,认真重温了这篇曾让毛主席亲笔批示的乒乓雄文,感慨良多。

本文距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经典自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力量,它的价值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减,反而光辉愈显。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调过去历史对当代现实的借鉴意义。历史是割不断的,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总会以各种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周而复始。

我认为,阅读乒乓经典文章的意义,正在于此。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一花一世界

知过往,鉴未来。

重温经典之前,不妨先花一点时间,简单了解一下本文的成文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大有裨益。

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中国乒乓球艰苦创业、开始强势崛起的发轫之始。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连胜各路高手,为中国乒乓、中国体育夺得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两年后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上,容国团的那句“人生能有几回搏”,喊出了乒乓精神之魂,振奋了几代中国人。

男队率先走在了前面,中国女乒同样不甘心于人后,只是通往巅峰的道路注定“不好走”。

不同于今时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女乒天下无敌,当时横亘在中国女队面前的是强大的日本女队。自1952年第19届印度孟买世乒赛日本女队夺冠崛起开始,1954年第21届英国温布利世乒赛再次夺冠,并从1957年至1963年四届世乒赛中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四连冠”。反观中国女乒,从1934年第8届法国巴黎世乒赛开始设置女子团体项目,中国女乒还从未染指过冠军。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支队伍来说,“第一次”总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

有容国团一飞冲天在前,中国女乒实现了从“不敢想”到“敢于想”的巨大飞跃。但是,梦想目标有了,接下来的“路”到底该如何走?

中国女乒上上下下,心里并没有底。

聊完大背景,再来看小环境。

本文的由来是,1964年国庆节前,一些省市乒乓球队陆续到北京向国家集训队取经,国家男队老队员徐寅生受邀介绍打球的体会和经验,颇受各队好评。

此事被中国女乒领队孙叶青了解到后,专门邀请徐寅生来女队讲话。

因为来年(1965年)就是第28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世乒赛,时间紧、任务重,女队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冲劲十足,但实际训练效果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好,一种急躁的情绪在队伍中蔓延。

改变,有时候只需要一剂良药。

徐寅生在女队的讲话,大家反映很好,讲话稿由当时在乒乓球队“蹲点”的国家体委干部刘兴记录整理之后,又经徐寅生本人修改完善,形成了《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

至此,该文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10月1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收到记录稿后,一口气读完,并立即口授了1300字的一封信,让秘书誊清后,马上送给国家体委其他几位领导同志。信中肯定了这篇讲话,还指示让体委组织各运动队学习。

贺老总还把这篇讲话的记录稿和自己的批语呈送毛泽东主席。

1965年1月12日,毛主席亲笔批示:“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同志们一阅。并请你们回去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

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徐寅生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习辨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

一篇经典,就此诞生。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花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背景,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一篇经典的诞生,内容过硬是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成为经典,跨越圈界,产生广泛性影响,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中国男乒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女乒实力业已达到、世乒赛在即、毛主席批示,一切的一切,对于亟待破茧成蝶中国女乒来说,可谓“天时”。

“地利”,男帮女、传帮带,团结拼搏,一直是中国体育的优良传统,可谓“地利”。

“人和”,中国女乒想赢,中国男乒也想中国女乒赢,全中国人民都盼望中国女乒赢,可谓“人和”。

见微知著,经典长虹

《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长达7000余字,我用“摘抄”的方式,将原文中历久弥新、适合大家借鉴学习的部分摘录为7个大方面。

1.我这几年是怎样打球的

我从小就爱打乒乓球,但是,过去没有现在这样好的训练条件,只好靠自己去看、去想、去闯。不过,这也有好处,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打球如果完全依靠领队、教练员,也不一定能打得好。我以前看谁的哪一手好,就去学他。现在细想起来,我的技术全是从别人那里“批发”来的,有傅其芳、也有杨瑞华的……

就是现在,我还经常看、经常学别人的,谁有了什么新技术,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2.思想怎么才能过硬

当时领导告诉我,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做起。自己就在各种具体问题上注意克服。

比如练长跑,有时快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是为了锻炼意志,也就又坚持下来了。

从不要到要,是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

有人问,你那时候究竟是怎么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拼,不想输!但这是从平时小事情上锻炼出来的。

有人问我的思想是怎么过硬的。(比赛很多时候)只要自己稍微一想到“不要了”,那就非输不可。可是我决心要拼到底。于是努力争取主动,加强了进攻,最后取得了胜利。我就是这样不肯轻易地认输,最后也算过了“硬”。

但是,如果没有这两年的一系列的锻炼和国内外比赛的磨练,是不可能顶得住的。有些人说平时不抓紧没有关系,到了有重要比赛时,一定会挺身而出,一定顶得下来。

我觉得,如果没有思想基础,也没有平时的磨练基础,这个“顶”就不保险。

3.谈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要靠平时努力。我所以取得一些成绩,并不是说我的雄心壮志就高得很。

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争前三名的时候,我的心还不雄,志还不壮,我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由于只拉不敢打而输掉了;后来单打也输了;在团体赛中我又不敢见困难就上。

这次失败给自己的刺激很大,曾经有一段非常气馁,但又不死心,觉得别人可以打好球,我为什么不行?

既然知道这样不行,就得下决心去改,不能让自己永远不行。

我想,平时思想再好,碰到事情就软,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这种“搏”当然是要为了国家的荣誉去“搏”才有力量。

所以,思想过硬就是说敢于挑担子,万一输一场,也要顶得住,要敢于冒险。

4.关于信心

我们谈信心,基础是什么?

是打国际比赛。

如果你平时训练或比赛,打得好一点就有了信心,打得差一些又没了信心,那是没把对手搞明白。

有些比赛虽然输了,但是应该有信心,因为这是为了将来而锻炼,为了将来而提高。

信心要靠平时培养,一抓住球拍,就要想到自己任务,为它做准备。

我这个人行动上有些懒,但思想不懒,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系起来。看一场电影、一场戏,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系起来,时刻想到乒乓球虽小,但是意义却不寻常。

我们带着“敌情”观念练兵,就是要带着和对手比赛的观念来练球,要时时想到将来国际上的对手,练了就是为了将来比赛去用。

看别人打球也是如此,看谁的东西好,就要设法把它学过来。你问我们优秀运动员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在我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他有了什么新东西,我也知道。

5.当前女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女运动员主要技术的过硬抓得不好。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日本选手自从第25届世界锦标赛以来,都是新手一出头就出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关键就在于主要技术过硬。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

讲到气量。我觉得争气就应该目标明确,要为中国人争气。比方说,有些男运动员讲你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动脑筋,有人就赌气,打好了给你看,好像就是为了给男运动员看看才要打好球的,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有些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就非争口气打败他们呢?

这样才是为国家的荣誉争气,争这样的气才算争对了。

6.谈谈如何学习的问题

有些人不敢学别人的东西,怕学不好,反而影响原来的技术。有些人满足于现状,虽然水平不高,也觉得马马虎虎可以过得去了,就不想再学。

练新技术,把原来的技术放一放,当时虽然受些影响,从长远看是有利的。所以,学东西眼光要放远,多从长远利益出发,至于有些人没有学得好,那是方法问题。

学习别人一定要先看别人的优点。我们的运动员,每人都有优点,都有特长,你如果看不到,那你就什么也学不到。

有人明明知道别人有好的东西,但是强调人家水平高,很难学,也就不学,讲了很多理由,归根到底还是不学。

7.再谈谈训练和比赛中怎么动脑筋

第一,练球时动脑筋。不外乎从拍形、击球点、发力、步法这些方面去研究,只要不违反基本规律就行了,不要用一种手法打球。

打各种不同的来球,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当你用一种手法打球连续丢了几个球时,就应该换一换,试试改变拍形、接触点、发力。

当你打着了以后,就可以想想为什么打着,两种打法就有两种体会。不然的话,老是一个动作,前一个球失误了,后一个球还是要失误的。

第二,训练中还要注意抓主要技术。不要光练自己缺点的方面,特长反而练得少了。主要技术要紧紧抓住不放,反复练习,不断熟练提高。

有些人为了加强防守,反而忽视了主动进攻。有些主要技术因为在国内运用不多,就不多练,慢慢也会退步。所以主要技术要抓住不放。

第三,训练中要善于“记”。譬如碰到上旋球,球拍上有什么感觉,碰到下旋球又是什么感觉,脑子里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一碰上这种球,即使输了也知道是什么原因,甚至连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打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

另外,把对手的打法也要记在心里,对方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动作,会打出球来,有印象,下次碰到就可以预先防备,也可以向人家学习。

第四,要学会总结好的训练方法。自己在练习中,应当注意哪些训练进步快,哪些方法用处不大,好的总结再发展,不好的可以改进。

对于教练员布置的内容,也要想一想是否合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改进提高。

比赛时最重要的一条是想法子发挥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打球只根据对方情况打,对方正手差我就打正手,反手差我就打反手,但是更主要的还应考虑发挥自己的特点。

有时候用自己的特长对付对方的特长,也可以打得通。当特长运用不通时,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辅助战术,或者说“特短”。同对方比赛时,自己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如果总觉得自己不行,无论用特长或“特短”都不会成功。

有时候还要通过分析对方心理来决定战术。这样可以长自己的志气,鼓舞自己信心。比赛双方谁想得更好一些,谁就会赢球。

比赛时,往往是你怕对方,对方也在怕你,这是指思想。再说战术上也是如此,你怕对方侧身攻,对方却怕你变线而不敢侧身。

就这样,比赛中你怕我,我怕你,怕来怕去,一个有经验、善于分析、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的运动员,在这种时候就能占便宜。我们要学会分析对方,运用战术,驾驭别人。

徐寅生 如何打好乒乓球「重温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感受经典的力量」真理的分量

真理的分量,有多重?

这篇讲话半年多之后,在1965年第28届世乒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特别是以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为核心的中国女乒首夺女团冠军,打破了欧洲、日本女乒对考比伦杯的垄断,标志着中国体育进入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

如此辉煌的成绩,全靠一篇讲话吗?

肯定不是。

但是,我相信,这篇讲话是一束光又是一团火,给予了“冲顶前最艰难时刻”的中国女乒方向与力量。

对于我们普通球友来说,本文也是历久弥新。

比如,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打乒乓球的人,都在时时刻刻、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打好乒乓球”?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升级,但是,诸如独立思考、意志作风、雄心信心、学习训练、扬长避短、斗智斗勇等等,永远不曾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半个多世纪前徐老的这篇雄文,诚如毛主席所说,“充满辩证唯物论”的真理光辉,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谨以此文,向徐老及老一辈的中国乒乓球事业奠基者们,致敬!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