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阅读: 46次 发表于:2022-11-26 20:58

在国足脆败日本的世预赛结束之后,我想了好久自己作为一个无良自媒体可以写些什么:在战术上、人选上包括组队问题上,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了。而衍生出的关于联赛、关于留洋的诸多话题我也不想拾人牙慧——更何况,有一些爆文里的观点我也并不完全认同。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于是,我学习了铁指导的精神早早睡了,在第二天满血复活去上班的路上,我决定聊一些我相比很多朋友可能更加了解的话题:校园足球。

这与我的工作有一些不小的关联,也会是我第一次在这个账号上分享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内容。最近两天的通勤路上,我构思了一个还不算小的框架,所以今天的文章更像是系列的一个引子,或者说是抛砖引玉。

想写一些更宏大叙事的内容已经很久了,但对我而言再宏大文字毕竟也都是基于个人的观察、思考和理解。如果有一些有失偏颇或者不够全面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尽管批评指正。如果有什么疑问和质疑,也欢迎随时提出。

今天的文章,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如今中国的校园足球工作,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况。

写文件的时候第一部分都要写组织领导,所以聊起校园足球的时候,总是不能免俗地从管理问题聊起:与不少朋友的印象不同的是,中国的校园足球工作并不是由体育总局或者中国足协牵头,而是教育部负责顶层设计工作。

2015年1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牵头成立,办公室设在了教育部体卫艺司。这个时间点,其实比大家熟知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还要早。

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很长?而且又是青少年又是校园的很是别扭?

没错,这是一个杂糅出的产物。同样是“面对小朋友开展的体育工作”,在体育部门那边叫“青少年体育”,而在教育部门这边叫“学校体育”。于是,在足球这件事情上,体教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青少年校园足球。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当然,这样微妙而脆弱的平衡也导致在校园足球的工作中,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互相矛盾的操作思路与模式,这也涉及到了体育与教育在最底层工作逻辑上的差别。这一部分内容,留到之后的文章里再说。

尽管足球甚至体育教育,都是在学校教育里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其实教育部是非常重视校园足球工作的。

重视程度有多高?高到体卫艺司是整个教育部第一个拥有微信公众号的司局,而且公众号的名称不是“教育部体卫艺司”之类,而是“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能把一个挂牌机构的名字放在正式的司局前,放眼各大部门这可能都是独一家。

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是体卫艺司的司长,叫王登峰。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一点点耳熟:2014年,蔡振华当选中国足协主席的时候,王登峰在6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

但归根结底,王登峰还是一个教育人。

作为北大心理学系本硕博连读的王登峰,从北大的管理岗位干起,然后2006年到教育部,2011年起在体卫艺司当司长,一当就是10年。这样的级别在同一个位置上干这么久,还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王登峰其实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叫做“教会、勤练、常赛”。所以在校园足球的工作上,一样也延续了这样的思路:从课程教学、课余训练、赛事活动三方面入手,让对足球有兴趣的学生能踢上球,让在足球上有天赋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训练。

每次讲到日本或者美国的校园体育,我们都会相当眼红。但目前从发展趋势上来讲,我们的校园体育也算是逐渐走上了一条正路子。

首先是一件在很多球迷的眼里,可能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给万余所中小学挂牌。

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形式主义的行为,但却能从隐形的逻辑上倒推学校开展足球运动。因为是教育部牵头,所以对于大部分中小学来说,能挂上“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这块教育部落款的牌子,就能算是一份国家级的认可了。

而这块牌子挂上后,便通过把足球工作纳入办学质量评估等方式,倒逼着一些可能对足球并不感兴趣的学校,要开展足球课、组建足球队、举办足球赛,成为了一条有一些曲折但也算颇有成效的路径。

在给学校提供校园足球资源的方面上,教育部也可以算是一点都不含糊了。挂了牌的学校可以通过统一的网站上下载训练课教案、参加足球培训甚至是购买一些足球教具,想做好足球教学的学校只要抄作业就行了。

而在训练方面,目前全国校园足球也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叫做“满天星”训练营。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这种训练营按全国、省、市等级别各有不同,但主要目的都是让如今按学区入学、分散在不同学校的有一定天赋的学生,按照所在区域的划分,能够有一个就近集中训练的方式。

这算是一项颇具开创性,但也有一定争议的举措。关于有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究竟是应该集中还是分散,体育与教育工作者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想要介绍的,是最重要的校园足球赛事部分——可能在大部分球迷朋友的心中,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国内校园足球的比赛在疫情前,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基础。

由于学生的属性和中国辽阔的疆域,全国比赛基本都以赛会制的形式进行,因此整个赛事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相比之下,大部分省市一级的校园足球赛事在关注度和赛制的完整度上,都相当不错。

一方面是赛制的完整度上,以上海为代表,很多教育和体育资源处于较为优势地位的省市的校园足球都有杯赛和联赛两种赛制同时存在,循环赛与淘汰赛相结合的模式其实也为参赛的小朋友们带来了更完整的参赛体验。

在大、中、小学各有男女和甲乙组的情况下,每年各省市的校园足球参赛队员都接近万人,一些大省更可能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度,参赛人数上升后关注度也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社会商业力量的赞助和更多更有仪式感的环节。

比如关注我久一些的朋友可能会记得,2020年底的时候我分享过在现场看一场高中足球决赛的体验,从入场仪式、开球到球迷和颁奖都非常棒,甚至赞助商请到了C罗录制视频祝福,还让C罗念出了两队核心球员的名字。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这样的体验,一定会是难忘终生的吧。

作为一项教育部门牵头的工作,现在校园足球赛事的开展可能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热闹”。按照现在欧美体育学术领域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重视“体育参与”——不仅仅是参加比赛,还包括了观众、裁判、志愿者等等。

而目前的校园足球比赛正是这样:可能在竞技水平上不是最高,但从参与的规模,到最后八强、四强甚至决赛的规格上,都在给参与的孩子们最好的体验。

当然,如此一来,有一些疑问的出现是理所当然的。比如,热闹有什么用?踢球的人多国足就能踢得好了吗?这也是很多体育部门的领导们对于校园足球工作的最大疑问。

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欢迎朋友们讲讲看法,下一篇文章我也准备详细聊一聊。

⬇️在各个平台关注我们,获得持续更新。⬇️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揭秘中国校园足球发展7年究竟有什么进展对国足有什么用」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