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景观世界杯点球憾负虽败犹荣再谈日本足球经历了什么

阅读: 19次 发表于:2023-08-01 19:57

【景观·世界杯】系列球评十二

(这篇评论很长,近5000字,想看完需要耐心。不喜勿喷,滑过不谢!愿结有缘人共同探讨交流。版权所有,转载请私信联系本人。)

景观世界杯点球憾负虽败犹荣再谈日本足球经历了什么

12月5日23:00,卡塔尔世界杯1/8决赛,日本对阵上届世界杯亚军克罗地亚。经过90分钟鏖战,双方打成1:1,经过30分钟加时,双方继续打平,最终将比赛带入最残酷的点球大战。在点球大战中,日本队以1:3(总分2:4)不敌克罗地亚,就此将成绩定格在16强,这是他们第四次冲击8强未果,这也是他们从1998年以来连续8届参加世界杯,一次都没错过。

先来回顾比赛。这是一场倍受关注的1/8决赛,不同于此前阿根廷对澳大利亚,法国对波兰,英格兰对塞内加尔以及巴西对韩国这样实力对比明显、胜负预测可以完全“一边倒”的对阵,此役交战双方实力更为接近,比赛结果也更难预测——相信买足彩的球迷不少人会为这场比赛纠结,或是“大出血”。

如果按既往世界杯战绩分析,二十年来一夺季军一夺亚军的克罗地亚队实力似乎在日本之上;但如果按本届世界杯小组赛日本的战绩看,能从“死亡之组”先后以两个2:1逆转欧洲传统强队德国、西班牙获小组头名,特别是让“四星德国”遗憾出局,这样的表现,恐怕多数人不会怀疑当下这支日本所具备的实力。何况其势头之盛,大有“强队克星”的气象,更为战胜克罗地亚凭添了几成胜算。

景观世界杯点球憾负虽败犹荣再谈日本足球经历了什么

于是,这场比赛自然成了八强之争中一场非常“吸睛”的对决。仅就120分钟内双方打成1:1的比赛结果看,双方似乎势均力敌,难分高下。然而就景诚从比赛回放录像看(因为6日有重要事件,景诚未熬夜看球也未及时发表球评,以示敬重)——在90分钟内,日本队如果不是在43分钟先进一球情况下变得小心,选择稳固防守而不是加强进攻巩固胜利,如果不是在55分钟被克罗地亚追平后开始心慌,如果能够继续按照与对阵德国西班牙时那种“舍得一身剐,誓把冠军拉下马”的求胜之心继续强攻,在常规时间或者加时赛中获胜的可能性是有的。

当然,以景诚老师对克罗地亚队的了解和喜爱,克罗地亚即使再次落后,再次扳平的可能性也不小,因为这支队伍作风实在太顽强了,还记得上届世界杯以三个加时杀入决赛的辉煌战绩吧?在淘汰赛阶段,克罗地亚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支强队处逆不乱,处变不惊,处危不惧的“亮剑”精神和战斗意志,这正是景诚喜欢格子军团的原因。也许日本教练和队员也琢磨透了对手,所以不敢贸然大举压上孤注一掷。也因此,从这个过程来看,日本队在“严防死守”了120分钟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前,已经被克罗地亚磨平了棱角,在心态上处于了下风……果不其然,点球大战,克罗地亚“开挂”的门将利瓦科维奇再一次站了出来,连续扑出日本队三个点球,再一次把日本队阻击在了八强圈外。

经此一战,那些和景诚一样略带一点“酸葡萄”心理的中国球迷可以稍稍放宽心了,毕竟这支脱缰的“黑马”被总算拴在了16强的立柱上,没有继续狂奔,也没再刺激我们这一颗颗酸透了的“中国心”……

但是客观地说,日本从阵容、技术、体力上,并不输给年龄已呈老化的克罗地亚,他们最后还是输在了“患得患失”的心态上。更准确的说,一是输在经验上,比起克罗地亚这个多次从残酷的点球大战中干掉敌人继续前进的对手,日本队还缺一些苦战死战的经验,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太想进八强了,却从没有过在淘汰赛战胜对手的经历;第二就是他们的心理还是太过脆弱,遇到这种“狭路相逢”的硬碰硬决战,日本队员整体上表现得信心不足,从他们连续罚丢的三粒点球看,与其说克罗地亚门将利瓦科维奇的表现神勇,不如说日本队员集体的不自信,因而导致罚球质量不高动作变形,最终为对方守门员送去了斗志和灵感。第三就是他们还没有做好“点球决战”的训练准备,因为在此前三次的16进8淘汰赛中,日本三次战败有两次是在90分钟内,一次是02世界杯,本土作战以0:1不敌土耳其,可以归结为心理压力,第二次是10南非世界杯,点球大战败给巴拉圭,可以归因于当时巴拉圭神奇门将奇拉维特的出色发挥,而上届世界杯2球领先后被比利时3:2逆转,则更体现了心态上的准备不足,所以这一次败给顽强的克罗地亚,连主教练森保一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都说,“是因为对手门将的发挥太好”——果真是对手发挥好吗?其实不然,还是日本队自身缺乏点球决战相关的针对性训练和心理准备。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向日本足球的巨大进步和再次进入16强的战绩致敬——因为人家已经用连续7届世界杯和累计4次淘汰赛的成绩证明了自身的实力,这是扎扎实实的成绩,不是昙花一现的华丽。也因为只有尊重和重视对手,你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看到中国足球改进的方向和真正的问题所在。

——作为一个连续关注24年世界杯的球迷,如果说看着精彩的世界杯而可以暂且忘记那实在扶不上墙头的中国男足,那其实是一种骗人也是一种自欺,景诚在追看每一届世界杯精彩赛事的同时,心中总有一种隐痛和辛酸,尤其是看到邻国日韩一次次打进决赛圈,一次次战胜对手小组出线,再回看一下咱们的男足的乱象和不争气,每次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这种难受是有时像像鱼刺扎在了嗓子眼,有时又像吃坏了东西,胸闷,恶心,但吐不出来。因为该吐的中国球迷都已经吐得差不多了,再吐也只有酸水和苦胆而已。这届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中时,咱们一个原国脚国足主教练“进囚”的段子又刺激了本就不舒服的身心,正应了白居易那首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不再“用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和“上帝也等不到”的调侃来看待中国足球,如果我们能从日本队的巨大进步也包括16进8这样所谓的“失利”中总结一些经验、获得一些教益,其实我们至少能收获这样三个启迪:

第一,日本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大,所谓中国足球(男足)和这支已经跻身亚洲一流世界二流球队的差距,并非已经遥不可及。

至少从心理承受能力来看,我们的国足经过几十年一如继往的“特能输”,经过了几代球迷从热爱到失望、从失望到调侃、从调侃到“取关”的预期一再降低,我猜国足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绝不会像今天的日本队这样在万众期待中这么患得患失,所以,就像一个众人眼中无可救药的“无赖泼皮”,哪怕他的状态稍稍有一点点的“企稳回升”,都会迎来国人的宽容和赞许,就这一点而言,中国足球其实具备了比日本宽松百倍的外部环境!

再从生存环境看,我们的国足、国教,动辄收入以百万千万年薪、家财以亿万资产计,这样的足球市场和球员生存环境,简直就是“疑似人间自在仙”了!要知道,一个能够创年创利千万级的企业,需要创业者付出多少的聪明才智,又要维护多少人开支吃饭?一个年薪百万级的学者或高级白领,又要经过多少年的寒窗苦读,要付出多少个996的持续攻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国足,你们这份工作不幸福吗?这么宽松的环境这么优裕的条件,怎么会有心理压力呢?

第二,日本足球并不比我们起步更早,日韩球员身体素质并不比我们更好,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同欧洲,南美那些所谓“足球传统深厚”的国家比,甚至不用同那些“水深火热之中”的非洲兄弟和战乱国家比,因为有人会说后者虽然吃不上饭但特别能“吃苦”,不拼命踢球就没有出路——我们只同东亚的日韩足球比,因为最有可比性,比身体素质,他们未必吃得起海参,比足球传统,他们未必早过高俅,比心理健康,他们未必比我们更具自信……

问题是怎么就是成绩比不过呢?其实,这里有一个根源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真懂足球,是不是真爱足球,是不是真发展足球。

论爱足球,中国球迷是最无庸置疑的,这一点不接受反驳。论懂球,就要学学日本了,日本人发展足球主要就做对了两件事:一是向足球强国虚心学习,先学巴西,扎实提高足球基本功和技战术水平,再学德国和欧洲,持续提高足球赛制市场化水平。二是扎实做好后备梯队人才培养,从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到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形成了系统化的培养机制。

按说这两点我们也都做了呀!其实,我们一样都没做好!这就是我们并非真懂足球,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发展好足球事业的根源。

我们对足球,是爱的多,给的多,但懂的少,做对的更少。爱她,就给她最好的;懂她,才能给她想要的。而真要懂她,却不能只是一味投入而不要求回报,当然,也不能指望不去投入而有丰厚回报。

对于足球产业而言,市场主体向足球要的是投资回报,但这种投资回报逻辑前提是有规模化的市场(球迷)和持续的产出(成绩),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球市越来越低靡的原因——市场回报率低,投资企业和投资人难有产出,球迷早已心灰意冷。

对于足球事业而言,市场化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培育这两大问题,这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国家向足球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踢球的孩子、训练费用和扶持政策等),而后两者所求最大的回报同样是球队的成绩,如果一味投入不能得到相应回报,支持者只能越来越少,批评者只能越来越多,最后,我们似乎都成了与中国足球不相干的旁观者。

但是我们有没有真正认真研究过,日本足球的发展,其实是有一整套长期的发展规划的,并且把足球人才的培养深深嵌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把足球事业的市场化与社会化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且一做就是三十年?日本足球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借一两个知名教练或天才球员昙花一现的成绩,说到底,日本人弄懂了足球发展规律,他们只是按规律办事而已。

第三,日本足球的崛起警省了我们,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看清了足球的本质,足球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换言之,日本足球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欧洲足球产业化市场化和南美(包括非洲欠发达国家)足球大众化娱乐化发展基础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对照自身找到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足球,它首先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项体育运动。就运动本身而言,重在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因为运动本身不能给我们带来特别的回报,除了健康和快乐——然而这才是我们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的本质。米卢似乎懂足球,所以他成功把中国足球带到了世界杯,尽管只是惟一一次,尽管那次不用和韩日争出线名额!米卢当时倡导国足要“摆正心态”,要踢“快乐足球”,我想这正是中国球员和主管部门所没有注意到的一个视角。

当然,由于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也是一项平民运动,它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运动,还与这项运动本身的协作性,对抗性和群众参与性等特性有关,再有,它有时也被赋予一种集体荣誉感,但本质上,它是一项能带给人审美与快乐体验的大众体育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看,足球水平的提升,绝不能只寄希望于市场化机制,根本还在于教育,在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资源配置机制。足球教育这个话题很大,要论述清楚写深入,恐怕够大学教授们立一百项专门课题,还得是真课题,不是骗经费那种。

但我们可以从小处看全局:今天的中国家庭,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多学科选项,送孩子专门学足球从事足球职业?今天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有多少时间能留给孩子快乐踢球而不是课外补习,甚至不用一定是踢球,哪怕能保证正常的体育课也行?今天我们的城市,有多少公共资源能给足球爱好者提供业余活动场地?今天我们的职业球员或教练又有多少人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了理论思考与技战术分析能力?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如何要求国足一定要踢出国威扬眉吐气?

足球的产业化市场化,的确可以促进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全民的参与率,但前提是这个市场要公平有序,投入产出要符合市场主体的预期,此外还要有一套健康完善的外部监管环境。

本次世界杯抖音评论员、前国脚孙继海有句话我很认同:中国足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中,是从还没站稳就暴富了——我的理解是,这就像一个创业项目还没形成核心盈利模式就被资本炒作上市了,其结果只能是两个:要么投资人看错了项目投资失败,要么就是有人为这个题材买了单!但最后受到伤害的,其实是项目和题材本身,有时候还真未必是投资人。

中国足球今天的低糜,说白了就是让热爱它的球迷和不放弃它的政府一次又一次为它买单又为它心寒,但它本身的“不上进”,既伤害了球迷的感情,同时不也伤害了一代又一代足球人吗?“进囚”的极端例子不说,那些真正热爱足球又具备天赋的孩子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上场被埋没的恐怕也不少吧?那么问题来了:谁又是其中的受益人?这个受益人靠什么受益的?能不能查查他们该负的责任?如果大家都受损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搞足球?

……

看了几场日本足球,惹出了这么多的思考。看个这届世界杯,又不自觉想到了中国足球。其实我知道,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中国球迷长存心底的困惑,这些困惑,说出来,可能比无情的调侃与有意的回避,更让人心里舒服一些……

景观世界杯点球憾负虽败犹荣再谈日本足球经历了什么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