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阅读: 35次 发表于:2023-08-01 18:36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时间线回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头说起,说说冲锋枪的鼻祖,也是第一种实用的冲锋枪——德国MP-18I伯格曼(Bergmann)冲锋枪,这篇文章也作为接下来德国冲锋枪系列的第一篇。

MP-18I冲锋枪的诞生

我们知道冲锋枪是一战堑壕战的产物,士兵需要一支近战突入时连发射击的自动武器,当时搞步枪全自动化此路不通,搞出来的东西又大又笨,最多勉强当轻机枪用,要搞单兵操作能连发的自动枪就只能发射手枪弹,于是冲锋枪的技术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早在1915年,意大利研制了一款M1915维勒·帕洛沙双管“冲锋枪”,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枪和今天的冲锋枪差异太大:它原本是航空武器,装在一战那种双翼侦察机后座枪架上给观察射击员用的,后来被搬到地上,还装了个两脚架。这种枪没有枪托,不能抵肩射击,而是像重机枪一样在两个并列的枪身后面装了一对D形握把,击发扳机也在D形握把之间,采用半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待击,供弹具是顶置的,一个枪身一个25发弹匣,发射意大利9x19mm格利森蒂手枪弹,该弹可看做是9x1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减装药版本。这枪有个突出特点就是射速高,单管射速过1000发/分,双管齐射射速可达2500-3000发/分,几乎是一按扳机弹匣瞬间清空。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M1915维勒·帕洛沙双管“冲锋枪”

M1915维勒·帕洛沙双管“冲锋枪”有了今天冲锋枪的一些特征,比如连发射击,发射手枪弹,你叫它“小机枪”,sub-machine,或者“机关手枪”,machine pistol似乎都行,这两个词也是“冲锋枪”在外语中常见的译名。但这玩意儿实在太怪,太操蛋,属于爬歪科技树的东西,用作单兵携行的武器显然不合适。

1915年,德国军方向各枪械制造公司发出招标,希望得到一款小型、紧凑的自动武器,大致框架是单兵能携带,抵肩射击,能连发,发射手枪弹,能在冲击和突入堑壕时近距离扫射。1917年,德国伯格曼公司的设计师雨果·施迈瑟(Hugo Schmeisser)设计了一款有木枪托,能像步枪一样抵肩射击,发射7.65mm手枪弹的自动枪,后又将口径改为德军制式的9x19mm,这就是MP-18I冲锋枪,MP是德语“机关手枪”,Maschinenpistole的缩写,因为是伯格曼公司的产品,所以也叫伯格曼冲锋枪。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MP-18I伯格曼冲锋枪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雨果·施迈瑟(Hugo Schmeisser)

MP-18I冲锋枪的技术特征

MP-18I冲锋枪在技术上开创了一个先河,基本确定了冲锋枪的大致框架:

前面弄一个枪管,中间是一个机匣,底下是个扳机,再装个弹匣,打手枪弹,然后把这套机构套在一个木枪托里让射手能抵肩射击。由于发射的是手枪弹,自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导气式、管退式自动原理以及配套的闭锁机构,直接用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待击就行了。在管状机匣里有一个圆柱形枪机,枪机后面装一根复进簧,扣动扳机阻铁释放枪机,枪机在复进簧弹力下向前冲,越过弹匣口时将待发弹推出弹匣,顺着进弹坡推进枪膛,在推弹到位瞬间击发;击发后靠膛压自行顶开枪机,迫使枪机向后退,将空弹壳抽出,在枪机拉着空弹壳越过抛壳挺时,抽壳钩拉,抛壳挺撞,将空弹壳从抛壳窗里踢出去。至于保险,其实也谈不上什么保险,就是在拉机柄槽上开一个L形保险槽,把枪机拉机柄一拉,一拐,往里一挂就算保险了。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枪机前后来回啪啪啪啪……一个简单的子弹喷筒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这个动画展示了枪机是如何推弹上膛击发的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推弹上膛到位瞬间枪机抽壳钩勾住弹底沟槽,击发后枪机后坐弹壳被拉出,越过抛壳挺时被“踢”出去。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这里展示了阻铁如何挂住枪机,以及扣扳机后如何带动阻铁释放枪机。

后世的冲锋枪变化虽多,但大多逃不出这个框架,无非在制造工艺和具体设计布局上动脑筋,比如运用冲压机匣代替切削机匣,用折叠枪托代替木枪托,改变弹匣安装位置等(装侧面、下面、上面还是插在握把里边T字布局……)。

MP-18I的结构非常简单,但造起来却不便宜。那可是一战时期,冲压加工等新工艺尚未在枪械制造业普及,因此MP-18I的每一个金属零件都是用切削加工的方法一个个抠出来的,成本高、工时长、金属利用率低。除了成本高昂,作为草创时期的冲锋枪,MP-18I还有一堆不合理设计,一些设计今天看起来莫名其妙:

首先是供弹具。原本雨果·施迈瑟是打算用直弹匣供弹的,但德国军队已经装备了不少卢格炮兵型手枪,这枪用一个32发蜗牛形弹鼓供弹,德国军方要求新设计的冲锋枪必须兼容这个32发蜗牛新弹鼓。不得已之下,雨果·施迈瑟不得不改变初始设计,改为32发弹鼓供弹,由于这个弹鼓原本是适配卢格手枪倾斜的握把的,插入握把部分倾角很大,所以MP-18I冲锋枪不得不将弹匣插口改为向前倾斜以适应这个弹鼓的供弹路线。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从卢格炮兵型手枪上借用的32发蜗牛弹鼓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为了装这个蜗牛弹鼓,弹匣插口不得不设计成倾斜的。

但这个蜗牛形弹鼓压弹非常费力,供弹路线崎岖,供弹可靠性差,而且这么重一个弹鼓偏置于一侧,据枪瞄准时枪身有朝一侧偏的倾向,射手容易疲劳,对射击精度也不利。所以一战结束后的1919-1920年生产的MP-18冲锋枪被改为20发、32发弹匣供弹,粗看近似后来的MP-28冲锋枪,但照门、复进簧、铭文等细节上还能辨别出是MP-18。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改为直弹匣供弹的MP-18冲锋枪

然后是枪机。MP-18I是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待击的武器,原本可以设计一个极其简单的圆柱形枪机,击针搞成固定式的,在推弹上膛到位瞬间击发,但雨果·施迈瑟可能是因为德国工犟精神发作,设计了一个管套管,带活动击针的枪机,具体来说MP-18I的枪机是一个空心管状体,管状体内套着圆管状的击针,平时击针尖不外露,只有在推弹上膛到位,枪机复进到位后,击针才会继续前冲打响底火。这个设计搞得过分复杂,细长的独立击针容易折断,但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德国冲锋枪枪机设计,后来的MP-28冲锋枪,甚至二战时的MP-38、MP-40冲锋枪上我们还能看到这个设计残余。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MP-18I冲锋枪的枪机和击针,击针后面是复进簧导杆和机匣尾盖

第三个不良设计是复进簧。MP-18I冲锋枪的机匣为圆管形,分解方式是按压机匣尾部的解脱卡榫,将机匣向前翻折,随后旋下机匣尾盖,向后抽出枪机和复进簧组件。问题在于MP-18I的复进簧采用小直径弹簧,装在尾盖上的复进簧导杆又太短,导致细长的复进簧在结合武器时很容易在机匣内缠绕蜷曲。

源于堑壕战的冲锋枪鼻祖德国MP18/I伯格曼冲锋枪

分解后的MP-18I冲锋枪,箭头指出的就是复进簧和导杆。

尽管有着种种缺陷,尽管投产太晚,尽管总产量并不大(累计至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德国共生产MP-18I冲锋枪约35000支,其中交付德军的10000多支,对轻武器来说这个产量不算大,主要还是因为MP-18I生产太费时,成本太高),但MP-18I冲锋枪在一战末期战场上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是在德军专事近战突破的风暴突击队中深受欢迎,是火力强大的近战武器,也给协约国军队留下了很深印象。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条约》规定,禁止保留下来的魏玛德国国防军装备MP-18I冲锋枪,也禁止德国生产新型号的冲锋枪,MP-18I冲锋枪在德军中短暂的服役史就结束了。

不过,MP-18冲锋枪的生产并未彻底结束,而是维持少量生产直至1920年,生产出来的产品改用弹匣供弹,主要供魏玛德国警察使用,而且德国冲锋枪的研发改进之路也并未结束……

MP-18I冲锋枪基本数据:

口径:9x19mm

全长:815mm

枪管长:200mm

空枪重:3.7kg

带20发实弹匣重:4.84kg

带32发实弹鼓重:5.25kg

初速:380m/s

理论射速:550-600发/分

有效射程:200m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